我的主張
當了心理人以後發現,比起肉眼可見的傷口,心理的創傷更需要重視,人們常常會因為它是無形的而被忽略。雖然心理創傷不會發生直接而致命的影響,但心理創傷的影響遠長於生理創傷,也可能逐漸影響到生理,甚而罹患生理疾病。嚴重時可能演變為在DSM-V中的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(PTSD)。
現代人大部分都有聽說過霸凌這個詞語吧,而我是在國中以後才了解到的名詞,一般人所了解的大多是孤立他人、肢體暴力、捉弄他人等偏向行為上可見的霸凌,其實還有一種無形的霸凌,例如:言語霸凌。維基百科中的霸凌解釋為:帶有惡意、情緒的評論、言語或行為,無論時間長短,惡意多還是少,這就是霸凌,從事霸凌的行為就是一般所謂的欺負他人。對於被霸凌者而言,無形的霸凌受到的傷害不亞於行為上的霸凌,並且比例在霸凌種類中佔大部分(林雅萍、任慶儀,2011),因此在看不見的傷害更值得我們重視並預防。
再來,之前我的網誌中是以情緒作為主要的分享,此篇我的主張中也會提及相關議題,情緒勒索。何謂情緒勒索呢?我們可以來看看以下的例子
婆婆說:「你真的很自私,怎麼都只想到你自己?」
(因為我們重視這段關係大於自己,我們把焦點放在對方的需要和情緒上面,而忽略了自己的情緒。)
à媳婦本來就應該聽婆婆的話
老闆說:「我因為看好你才把這份工作交給你的,你不想做沒關係呀,後面還排一堆人等著要做。」
à我才剛進公司,新人多做一點是應該的
心理學家 Susan Forward 定義「情緒勒索」(Emotional Blackmail),
是指當人無法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的時候,他會以威脅或利誘的手法企圖掌控另一方、迫使對方順從,來達到自己的目的。而越重視則情緒勒索所對於被勒索者影響更多,也就是造成被勒索者受到的壓力更大,更可能產生精神上的困擾(劉仲矩,2018),因此察覺自己被情緒勒索傷害,及早解決或拒絕這段關係是最好的方式,就如同被金錢勒索一般,找警察協助解決是最好的方式。
最後,由以上言語霸凌以及情緒勒索所造成的心理創傷,可以了解其已經影響人們的生活,若未加以重視,此創傷累積起來便可能會在日後造成無法修復的遺憾。(分享一部影片有關於此主題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time_continue=3&v=fNaOA2J1RA8&feature=emb_logo
)
最後,由以上言語霸凌以及情緒勒索所造成的心理創傷,可以了解其已經影響人們的生活,若未加以重視,此創傷累積起來便可能會在日後造成無法修復的遺憾。(分享一部影片有關於此主題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time_continue=3&v=fNaOA2J1RA8&feature=emb_logo
你為什麼拿自己的人生去滿足別人:https://womany.net/read/article/12889
林雅萍、任慶儀(2011)。國中校園學生霸凌現象之個案研究:
以丁丁國中為例。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,2 期,247 - 282。
劉仲矩(2018)。情緒勒索知覺、工作投入與工作壓力關聯性之研究以工讀生為例。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,第二十一卷,2期,1-25。
額外補充:
一般的「情緒勒索」,通常都會經過六個階段:
(一)甲方要求:勒索者只為達到自己的目的,不太能容許別人有絲
毫的討論或改變的餘地。
(二)乙方抵抗:被要求的一方為保有自己的空間,剛開始往往會加
以抵抗。
(三)甲方施壓:勒索者只為達到自己的目的,便開始施壓。
(四)甲方威脅:勒索者經常會運用一些手段,讓被勒索者產生恐
懼、困惑與罪惡感。
(五)乙方順從:被勒索者為了不破壞彼此的關係,為了減輕自己的
罪惡感,或是避免更糟的後果,於是改變初衷,犧 牲了自己的原則或權益。
(六)舊事重演:勒索者食髓知味,會繼續運用這些手段,而被勒索
者因為陷在迷霧中,令它一再重演。 一旦關係中出現情緒勒索,這段關係沒有了妥協和變通的空間, 彼此的力量沒有均衡、地位不平等,只有在情緒勒索者遂心如願時, 雙方關係才可能和諧。
如果可能,主張中加入一些具體實例,以增加說服力。也希望能有基礎的心理學理論。
回覆刪除